新冠病毒(2019-nCov)包括有四種主要的結構蛋白:刺突蛋白(S蛋白),核衣殼蛋白(N蛋白),膜蛋白(M蛋白),包膜蛋白(E蛋白)。其中S蛋白為病毒感染宿主細胞時,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并完成感染過程的主要蛋白。
2019-nCov假病毒采用水泡性口炎病毒(VSV)為病毒骨架,將新冠病毒S蛋白作為假病毒的胞膜蛋白,組裝成具有病毒活性但無增殖能力的重組病毒。與活病毒相比,具有滴度水平高、重復性好、安全可靠的優勢,因而更加適用于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檢測。同時,含有S蛋白的假病毒可以模擬病毒感染過程,可用于篩選阻斷病毒進入細胞的抑制劑類抗病毒藥物。
模擬膜結構的新冠假病毒含有新冠病毒的包膜蛋白,其表面蛋白具有天然結構,能夠模擬真病毒的受體結合、細胞進入、抗體識別等過程,易于體外制備,且病毒滴度較高,穩定性好,可實現高通量快速檢測,也可用于體內評估。廣泛應用于新冠病毒病原學、細胞嗜性、受體識別等基礎研究領域,以及抗病毒抑制劑篩選、抗體血清學試驗、疫苗和抗體的體內效力評價等臨床和產業化研究領域。